北京大学黄璜:数字人构筑更高质量的数字互动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29 来源:开普云

《政务元宇宙》是政务数字化领域第一本讨论元宇宙的专著,由开普云公司与清华大学数字治理团队共同倾力打造。本文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黄璜教授为新书撰写的序言。 


黄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公共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北大-开普云“数字化转型”联合实验室主任。 




首先,感谢写作团队邀请我为《政务元宇宙》写推荐序,让我得以成为这本新著较早的读者之一。在此之前,我与写作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以便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先从我对元宇宙的理解谈起吧。可以说元宇宙是当下最时尚,也是最华丽的技术概念。尽管业界现在对元宇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且还有颇多争议,透过那层笼罩在元宇宙上的迷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那些被高度渲染的、立体的且动态的数字化图景,还有对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美好想象。多年来,人类矢志不渝地探索着如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方向是对物理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最终指向了对太空的开发;另一个方向则是对信息空间的创造,并将之叠加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之中,在经历了各种技术演变之后,最终指向了“元宇宙”。   


我理解的“元宇宙”包含三个层次:个人的元宇宙、组织的元宇宙和社会的元宇宙。第一,我将那些以游戏形态存在的,以满足个人娱乐需要的应用场景称为个人的元宇宙,它符合对元宇宙及其功能的初级想象。第二,无论对于公共组织还是私人组织,元宇宙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为提升组织信息能力提供新方案,比如可以提升组织内部的协同能力或者组织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能力,我称之为组织的元宇宙。第三,对于那些被想象或设计成对真实空间的镜像,进而被负载了特定社会功能的应用场景,我称之为社会的元宇宙。关于元宇宙的多数讨论均将其最终状态指向了虚实融合的社会元宇宙。如果说,在互联网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中物理空间消失了,那么在元宇宙中,空间与那些扁平的文字与图像一样,实现了虚拟流动,或者说空间的转移。 




《政务元宇宙》一书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组织层面尤其是公共组织的“元宇宙”提供了一个独到的切入口,即用“数字人”的概念阐释了组织交互方式的变革。交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降低相互理解的成本或者说对关键信息的学习成本。与数字服务相比,人工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与服务对象形成直接互动,从而准确地捕捉需求,形成有效的对话。标准化的传统数字服务形式虽然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对人工的使用,但是在针对性方面总是存在不足。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是,无论是文字还是音视频互动,总是不如打电话更方便。“数字人”的价值核心便是在减少人工的同时增加有效的对话。因而,“数字人”的内涵不是创造形象的分身,而是构筑具有更高质量的数字互动模式。 




《政务元宇宙》作为公共服务领域的元宇宙研究的开山之作,我认为其贡献是明显的。具体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本书从概念上提出了“政务元宇宙数字人”,明确界定了公共服务中的“数字人”的身份角色,为“数字人”这一通用概念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延伸提供了创新的基础;其次,本书从方法上对组织层面的“元宇宙”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不仅包含了技术开发方法,还涉及从投资、运营到治理等各个环节;最后,本书从应用上对政务元宇宙的场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通过对近百种具体场景的讨论,既可以为公共部门关于元宇宙的顶层设计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可以降低政务部门在元宇宙探索中的盲目性,真正提高人民群众利用数字化公共服务的获得感。 


总之,尽管我们对元宇宙以及政务元宇宙的理解一定还会继续深化,但我相信《政务元宇宙》这本书不仅可以为今后公共部门的元宇宙建设提供启发,也可以为其他行业的“数字人”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再次感谢开普云写作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为业界提供了如此丰盛的一份知识大餐,让我们能够把对元宇宙的思考放在具体的时空场景中,从而对它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返回列表页

    热门推荐

      X